我的第一个故事:发现失败的根源
发现失败的根源,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却以为,只要一个人在社会上反反复复去实践,如果一件事做了三次都失败,那么大抵这个人确实是失败的:他的能力上限在那里——不论是情商的,智商的,人脉的,阶层的或是家庭的方面。
由此,他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失败。找到失败之后,如果放弃了对成功的追求,那就能得到自由;如果继续追求自己命中所不可能得到的成功,比如“财务自由”,比如“年薪百万”,“比如首席科学家”。那就只会被冷酷无情的社会残暴的打回原形,并且跌入更深的失败。最后一无所有,一无所得,白费了一生的力气。在深渊中哭,也没人能听到。
我对自己失败的认识,其实远在高考失败之前——当然他也为高考埋下了种子——他来自于中考。
众所周知,湖南省内各县市的中考生都有机会选择去长沙参加四校(雅礼、师大附中、市一中、长郡)的选拔考试,直接进入省会名校读书。这些学校的所谓“竞赛班”,“重点班”等高考清北比例有的甚至高达100%,也就是全班40多个人包下全省前100,这里特指湖南师大附中。
而我当时,自诩学习成绩中上游(实际上也就是中游偏上),就不知天倒地厚,不知好歹的去参加了考试。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选拔考试只考数学和语文;数学上,我硬是对着题目看了2个小时,一道题没写出来;语文,随便胡诌了一些(我都忘记题目了,似乎没有作文,都是成语填空,古文解析,诗词之类)。
最后结果应该是不到10分吧。满分应该是200分左右。自然,和选拔录入省会重点无缘。
为什么会换来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缘由:
1)湖南师大附中当时的竞赛班全省招生考试,其数学部分的题目越级考察的是高二的内容,可能类似复杂的函数,单调性,值域之类的吧;那么一般初三学生完全不懂是很正常的。这叫做:事情的难度超出了你的绝对能力上限。
2)作为4线城市的学生,初中生自以为中上游的水平,放在全省先进来看,就是下游。实际上,我的大部分学力确实都是在高中高一高二的阶段自学不断提高的。我清晰地记得高中时每次下课,我就去物理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的办公室问问题。一直问到我全部搞懂为止;而我高一的学力,是连位移(有方向)和距离(无方向)这两个概念都分不清的。这叫做:对自己能力理解的相对误差。导致自己去追求一些自己根本得不到,也不应该去想的东西。
在农村里你的自我感觉可能还不错,在省会?省省吧。你和他们这群人的人生的交集,可能也就停留在那一场选拔(淘汰)考试上了。
3)在省会的名校初中尖子班,很多学生可能在初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能考入省重点中学的重点高中竞赛班做准备了。每天除了写完作业,还要去看历届试题,学习高深的函数方法,甚至预习高中的内容。从语文来说,也会提早去涉及诗词文言文,背诵范文,学习进阶的词汇和成语等等。
而在四线城市的普通初中,你以为自己把每天的作业做完就了不起了,你的父母也完全不知道有提前准备和历届试题这件事;你的班主任也不会在不经意之间给你透露一些高中的数学知识。
这叫做:生存环境作用于人的局限性。不过我认为,这一局限性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时候,环境的影响很小;有些时候,环境的影响很大,比如在你最需要指导和点拨的时候,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擦肩而过,你的人生就因此改变。
总之,失败是已经注定了。主要是你能力的绝对上限导致的。如果事情的难度超过了你的绝对上限,比如湖南师大附中那一次选拔考试,那么其实之前你在怎么准备,也是没有用的。如飞蛾扑火,注定自焚。
其次,是自我理解的相对误差。如果理解更准确,那么就会是减少这些你飞蛾扑火的机会。很多人说,欸,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小的时候还可以,长大了,可没那么多机会给你试了。试错了,吃了亏,被证明是痴人说梦眼高手低,再回来可就迟了。这个故事我下次再说。
最后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家庭,出身,经济条件,当地的教育水平等,对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而且还很深远。社会是不可能做到公平的,这,就是社会给我们每个人的一次毒打。
而每一次的毒打,都会让你跟接近北极。
很多时候,失败是多方面因素一早就决定了的。但得出这样的结论,需要你对事情科学、客观的分析,仔细、全面的复盘。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接受了失败的真相,那你,也就获得了自由。
从成功的欲望中,获得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