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总结杂交水稻大规模推广历史,内容来自百科。
因为太长我这里先总结下袁隆平的贡献:
1)1967年,开启并领导了国内寻找不育系的工作。
2)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突破了日本人无法实现的大规模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完成了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的最后一步。
不是袁隆平的贡献的部分:
1)证明并发现野生水稻雄性不育,此工作由1917年日本学者发现。
2)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理论,此工作由美国农学家琼斯于1926年提出。
3)三系法杂交路线,此工作包含欧内斯特·罗伯特·西尔斯的“三系法”技术路线设计及日本科学家新城长有的“三系法”育种方案。
因此我认为,籼型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技术是可以申请专利并转让外国的。但这一专利转让对美国水稻种植产生了什么影响就不得而知,因为美国机械化种植普通水稻本身就达到了550kg的单产;而单产世界第一的澳大利亚也没有使用杂交水稻技术。可以推断,这一杂交专利对外国的效用和影响并不大。主要用于国内粮食战略储备(预测20%乘以1/4得到5%的额外储备)。
以下为历史全貌原文:
1958年,中国就由农技人员与农民相结合,普遍开展了各种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试验。包括杂交玉米、杂交高粱,以及小麦、籼稻、粳稻、黑麦、大麦等雌雄同蕊、自花授粉的杂交试验[3]。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丁颖主持的杂交育种科研通过人工授粉手段;有的用化学去雄;云南发现温敏不育;湖北发现光敏不育;运用花粉单倍体育种等等。并得到共识:杂交水稻不增产是由于亲缘太近[4]。
中国湖南的农学家袁隆平在栽培稻中研究雄性水稻不育并取得成果,其论文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1966年2月28日)[5][6]。论文发表后,受到国家科委重视。1967年,由袁隆平、尹华奇、李必湖三人组成“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全力寻找不育系[7]。
1970年,首先在湖南省随后推广到全国稻作区开展了由农技人员与农民社员相结合寻找不育系的群众运动[8]。
1970年11月23日上午,袁隆平的科研助手李必湖与海南岛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在离农场不远的一片沼泽地里约0.3亩野生稻中成功地寻找到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并立即电话通知了在北京查资料的袁隆平,经研究鉴定后命名为“野败”,并被全国杂交水稻大协作组选中,全国动员培育以实现“三系”配套。
1972年冬,江西省萍乡农业局的颜龙安采取遮光处理,首先从“野败”种子成功抽穗育成了“二九矮1号”[9]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并向全国提供不育系种子。全国水稻科研协作全力攻关“恢复系”,从国内与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的1000多个品种里筛选出100多个有恢复能力的品种,直到1973年广西农学院教师张先程在东南亚的水稻品种中找到第一个结实率在90%以上的强恢复系IR24。
至此,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突破了日本人无法实现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完成了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的最后一步,选配出强优势组合。1976年在洞庭湖区大力推广第一个得到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1981年荣获中国第一个国家发明特等奖,获奖人排名为:袁隆平、颜龙安、张先程、李必湖等[10][11]。
与此同时,福建谢华安等培育了“汕优63”解决了第一代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不抗病(稻瘟病)问题,1986年成为全国杂交稻播种面积第一,并在此后16年连续稳居首位。
四川省周开达等培育的冈型(原始品种出自非洲冈比亚)、D型杂交稻,在长江中上游及云贵川广泛种植,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辽宁杨守仁等培育北方粳稻超级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