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封号的逻辑,我是很服气的。
使用微信这么多年——就算可能被网管盯上,我也把所有知乎上的想法都在微信中转发过——我从来没有一次被封过号,也没有听说过微信禁言这样的说法。
因为要在微信中享受封号、禁言的待遇,那你得是明明白白彻彻底底的做了某些法律上明文禁止的坏事的。一般人在群里,不参与讨论,申明群主言论和本人无关等等,也相安无事。与此同时,在微信里搞传销,搞比特币代币代理,搞投机倒把、赌博,也不会马上被抓;抓了也不会立即删号。微信对凡人的管理手段比较“松散”,这不论你是真良民还是假坏人,都是非常一致的。
微信中封号的逻辑是比较容易预测的:你一定是犯上大事了。
有人或许会说,微信和知乎不同,微信是熟人社交圈;知乎是大v分享圈。那么我们来看看同样具备拉黑,删评论,注册小号,大v明星效应的微博。
微博中,互相撕逼,持续骚扰,阴阳怪气的微博想法可谓是俯拾即是,蔚然成风;实际上,哪一次微博头条不是透露着深深的撕逼气息?某某出轨,某某买醉,某某被骂,某某出事。。。
你有听过微博因为你在某大v下转发评论的时候因为“阴阳怪气”,“持续骚扰”而被删号?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明星评论区日常粉丝撕逼的事恐怕就不会发生了。
对社区的管理,有很多手段;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删除评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事不对人。
如果评论的确涉及虚假信息,涉及诱导,涉及“不友善”,直接删除即可。删除之后可以采取所谓的积分制,让用户通过友善行为补偿。这样,既有教育意义,又让用户的管理行为可以预测,让用户对自己要承担的后果有合理期待。现实中,驾照积分制就是这样管理的。没毛病。
而删号,应该是对在平台内发广告,发色情内容,发违规信息,组团点赞的三无小号采用的最终手段。这对平台的存在是实实在在的威胁,类似ddos。删除这些账号是国内外各个平台的通用做法,是属于技术性删号,其封号标准是清晰可辨的,是公开透明的。其违规行为也是切实可查的,例如私信发广告,例如在评论区发广告。
我相信我们从没听过,你开车违规平时只扣一分;而偶尔一次让一个大v司机不爽,就直接把你大驾照吊销的故事吧?
知乎为自己删号还保留了一个所谓“其它原因”。什么是其它原因呢?很显然,让某些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大V不爽,让自己在平台变现,赚钱受阻的行为,就是他口中的“其它原因”。让知乎这么一个就是靠着在平台上打广告(1)的公司;靠着大v在平台内开live,发软文盈利;靠着大v在知乎发想法利用普通人的崇拜和追星获取日活的平台,去对用户管理进行公开,透明,合理的操作,实在有些是强人所难了。
知乎的封号操作是完全“人治”的。因为如果真的依靠规则严格操作,不知道多少大v要因为不友善言论被禁言,封号。这些大v如果离开知乎,不知道会让平台收到多少损失。在知乎,用户管理是服从于公司利益的。因此,用户管理又怎么可能有公开,透明,平等可言呢?对于粉丝数少的号封杀不需要给出任何理由,甚至连号都不再留下;对于粉丝数可观的号封杀会找一个理由,发一个帖子;对于粉丝数超大的大v,不敢下手,双重标准。不信,我们以“不友善”为理由举报一个小v,同时同地举报一个粉丝数数十万的大v,看看知乎管理员的反馈时间,就可知一二。说不定前者已经封号了,后者连举报结果都没出来。
类似的,如果你是一个路人或小V,你举报信息的处理需要相当长时间才会有反馈;如果你是一个大V,甚至是知乎官方的熟人,好朋友。那么你不需要举报,你只需要对知乎管理层说一句“你们要好好管管了”(2),就可以让管理员们闻风而动,将用户不友善言论、阴阳怪气和持续骚扰行为的整治活动掀起一个又一个新的高潮。
所谓社区文化,只是一个服从于流量的笑话。而人治的操作,只是其管理水平落后低下的缩影。
显然,所谓“互相撕逼,持续骚扰,阴阳怪气“,不会让平台自焚,只会让平台自净。毕竟,真理是越辩越明的。而一个平台,如果害怕撕逼,害怕辩论。那么可想而知这个平台的价值立场何在,管理水平多高了。
某些管理者真应该向微博的社区管理学习学习。
(1): 甚至包含假货广告,例如加拿大大鹅,对于这些虚假广告,他们删掉就算改正了;怎么没听过对自己进行删号处理呢?
(2):某电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