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用anki学不下去?

367 👍 / 41 💬

“任何科目,只要以最佳的形式和最小的单位呈现,都能够进行很好的教学。”

最近教了一个考司法的同学,还教了一个学编程的职场网友。他们事后两三天又给我发了感谢的话,我觉得这可能是很多人的问题。所以关于anki学习的最小单位,有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

我看了考司法的同学做的anki笔记,主要问题有:文字一大块没有分段;重点没有标注。不分段又不标注,那么下次再复习时,你还要浪费时间重新去找这段话的重点,再复习再找,再复习再找...可想而知后面要做多少重复工。

这里没有指出来“没有用自己的话”,是因为法律这门课比较特殊,不能改变表达方式,包括另一个网友的编程笔记也是这样,不能用自己的话。

但就算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我还是发现了他俩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大块知识点下面其实是可以分成很多小块的,这些小块他们并没有先掌握,而是在学习大块知识点的时候才一并学习小块知识点,这样一来压力很大,而且往往是学不来。我之所以建议划关键词,也是有前提的,就是我给你这两个关键词,你要能通过这两个关键词还原它背后的完整意思,所以单个知识点都不熟悉,怎么能指望通过关键词还原完整的意思呢?

心理学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专家和新手是如何学习的”实验,研究象棋新手和大师在记忆棋局的时候的记忆工作量。当记忆经典棋局时,专家比新手胜出很多;而当记忆杂乱的棋局时,专家和新手的记忆水平差不多。实验结论认为,专家并不是比新手有更好的记忆能力或思维水平,而是专家通过长期的练习已经形成了很多记忆组块,这些组块可以帮助他们记得更多。


以这张图为例,专家的记忆单位是红色部分甲乙丙丁,下面细节就自然收纳进知识体系了。而新手的记忆单位是黑色部分ABCD,下面就没有更小的单位了。同样记忆广度(同时记忆的数量)都是4个,但是专家的1个组块相对较新手大很多。所以在我们看来,专家更厉害。

而在用anki记忆这件事上,每个人的最小单位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做卡片时的最小单位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学起来就会很痛苦。这时候就应该果断得继续拆解,有些人可能会单位这样一来卡片的数量就多了几倍。但是要知道,单个卡片的信息量减少了,你的记忆速度是提升了的,而且记忆的更牢固,学习效果才是我们用anki的最终目的。普通心理学的记忆那章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组块”,每个人最初都是从最小单位开始学习,等你在这方面有一定基础之后,你的最小单位就是别人的最大单位,学习的效率才能提升。这个过渡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很多人跨领域之后,在新的领域一点积累都没有,更要耐得住性子。

我在很久以前分享过两篇知乎经验贴,讲的是如何做到长时间学习。 如何做到长时间(4 个小时以上)精神专注? 为什么有的人看书会瞌睡?​ 两篇文章讲到信息转化率的问题。通俗的讲,如果面前信息单位是1,而你能处理的信息只有0.6,那你看着看着就会疲劳,就会犯困。回到anki上,在短时间无法提升信息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只能讲信息的最小单位变小,就是拆解知识点。有人担心拆多了会琐碎,其实可以在小点拆完之后随即做一张汇总的卡片,何况我们还有杀手锏“筛选功能”呢。

博客之前还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可汗学院的“精熟教学法”,这种教学原则被贯穿在可汗学院课程设计的始终,即前面的知识没有达到掌握标准,就不能继续下面的课程学习。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宏观上看,anki确实也是这样,因为第一次学习卡片都是按照添加顺序学习的,也就是说都是在前面的学会了之后才会继续学习后面的(当然你在判断熟悉程度时如果不诚实,那就没辙了)。但是微观来看,单张卡片的信息单位和准备前提是否已经掌握,这就需要在做卡片时仔细斟酌。

桑代克说:任何科目,只要以最佳的形式和最小的单位呈现,都能够进行很好的教学。

那么如果你不能进行很好的学习,你要想想是不是你的学习单位还能再拆?

文章首发于博客 LearnHacks


专栏:A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