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非技术性助记文本需要额外的概念抓手

钻研人类记忆,探索复习算法。改善教育公平,践行自由学习。

5 👍 / 0 💬

在写《 如何写出好卡片 [1]》这篇文章时,我发现一个现象:编写卡片的过程中,我经常得回到正文里头,给特定的想法加上具体的名字( 概念抓手(来自 Alexander) [2])。举个例子,假如我要针对某个经验法则或者想法写个问题,我得有个简洁的名词或者标签来代指它,不能老是在卡片里重复一大段解释。这种需求在非技术性文本里更加明显,因为相关话题可能没有正式的术语(或者用正式术语不合适)。

David Chapman 的一则与此相关的评论:

你可能会觉得有趣(反正我自己觉得很有启发):因为需要编写卡片,我不得不回头修改我的文章。这实际上提升了文章的质量。以前有些要点我是暗示读者去理解的,现在我得明确地说出来。

链接至本文(已汉化)

声明

此内容发布由 Andy Matuschak 许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修改。保留所有权利。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感谢主要译者 GPT-4,校对 Jarrett Ye
原文: Writing non-technical mnemonic texts requires extra concept handles (andymatuschak.org)

参考

  1. 如何写出好卡片:利用间隔重复创造理解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4074509
  2. 概念抓手(来自 Alexander)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8158326

专栏:助记媒介 & 思想工具